耶穌為何哭了?

每當基督徒看新約聖經約翰福音十一章 35 節「耶穌哭了」總會產生不同的詮釋, 有學者認為耶穌是為不信祂說「這病不至於死,乃是為神的榮耀。」的人而哭; 有學者認為耶穌體恤喪弟的馬大及馬利亞的憂傷心情而哭。不過,既然耶穌當時 將要叫拉撤路從死裡復活,為何還要哭呢?主耶穌會與喜樂的人一同喜樂、也會 與憂傷的人一同憂傷。有否為上帝賜您有感情去流淚而感恩?流淚是人之常情, 為了失去的親人而流淚、為了自己受委屈自嘆自憐而流淚,及為這混亂不公義世 代而流淚等。約翰福音十一章記載兩種的哭泣,第一種是耶穌看見馬利亞「哭」, 並看見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「哭」(約十一 33),這裡原文的「哭」意即「哀哭、 悲號」,是深沉悲慟的大聲哭泣;另一種是耶穌「哭」了,原文是「流淚」。耶穌 看見馬利亞哭,與她同來的猶太人也哭,就心裡悲歎,又甚憂愁,引發當祂到了 拉撒路墓時也流淚了。耶穌的流淚與「悲歎」和「憂愁」有關(約十一 33),指 出上帝憐憫世人在軟弱及苦難世界中,期望給世人有又新又活的出路是藉耶穌帶 出「復活在我,生命也在我。信我的人雖然死了,也必復活,凡活著信我的人必 永遠不死。你信這話嗎?」(約十一 25-26)信息。 真正的「相信」耶穌的人,不 單相信祂曾肉身顯現,被傳於萬邦,被世人信仰,從死裡復活被接在榮耀裡,並 願意將自己的生命奉獻給祂。拉撒路雖然從死裡復活,最終也要肉身死亡。惟獨 相信耶穌在祂裡面的人,就可以因祂的名坦然得著永遠的不死生命(約二十 31)。